
运用 ASUS IoT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令人惊叹的仓储物流精准度

位于树林的一处先进厂房,好几台自主移动机器人(AM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正在产线和仓库之间穿梭,有一台AMR正在仓库取料,另一台AMR正在电梯前呼叫电梯,待进入后到达指定楼层,继续执行运送任务。还有部分AMR则负责将产线完成品载送到出货区,如果行经狭窄通道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它们就会在系统引导下选择另一条路径;如果通道的宽度允许,AMR就会自行绕过障碍前进。对于厂内的仓管人员而言,他们不必像以往重复搬运物料,而是可以借由显示屏幕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物料的位置和状态,专注质量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
这是在瑞传科技总部这座厂办合一的现代化大楼里,常常会出现的场景。在导入ASUS IoT 5G AloT智能工厂架构后,配置AMR的智能物料运送系统就是此架构的一部分。瑞传科技制造管理部经理黄国仁指出:这套系统从2023年12月上线至今,运送准确率超过99%,并节省了3名物料搬运人力,这些被“节省”的同事转为负责更具价值的管理、工程师等工作,创造出劳资双赢的场景。
以AMR串接仓储与产线,有效提高物料管理效率
回顾瑞传以往的物料管理人力与运送作业,仓储人员需要在早上与下午各进行一次备料到产线的运送动作,过程包括手工点料、将物料搬运至栈板上,再使用油压车送到产线。在产线做完的成品,也需要人工从生产楼层运送到仓库出货或储存,整体大约需要8到10人负责搬运,地点分布在三个不同楼层的仓库与生产区。
黄国仁点出,近几年制造业环境快速变化,传统物料管理和运送模式面临了制程弹性化、劳动力短缺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面向,瑞传科技与ASUS IoT合作导入5G AloT智能工厂,包括使用AM的智能物料运送系统,并在未来持续尝试与 MES(制造执行系统)串接,期待能紧密连结仓储与产线两端,大幅提升工厂作业效率。
由于制造场域环境复杂、各运行系统环环相扣,导入新系统不仅要解决环境与系统层面的问题,更需引导作业人员转换心态、拥抱新科技。
黄国仁坦言,导入过程中遇到的状况,大多是事前无法预料的问题,像是如何改装现有电梯系统,让AMR可以呼叫电梯执行搬运物料工作?AMR又是如何在狭窄或地滑的通道中行进?在系统导入初期效率仍低于人工操作的阶段,又该如何说服员工持续使用?这些工作都是新系统能否顺利融入制造现场的关键。“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透过系统厂商与导入企业双方的紧密沟通,并携手逐一克服,才能让导入效益如期浮现。”黄国仁说。
他接着说道“智能物料运送系统上线后最直接明显的效益,就是前面提到的物料运送正确率超过 99%,以及节省 3 名物料搬运人力,不过在这些数字背后还有其他间接效益。”
黄国仁以备料运送作业为例,现在从仓库取料、AMR运送到卸料等动作的所有物料数量、行进路线与时间等数据,都会自动记录在系统中,让管理人员可以轻松、正确的掌握物料位置,从而提高物料管理效率,并大幅降低错放或错拿的发生率,确保产线顺畅运行。
华硕智能物联网客制化打造智能物料运送系统,降低现场人员排斥心态
华硕计算机机器人机电控制研发处机械系统研发部经理许智超表示,每一处工厂的环境、作业流程都不同,因此新系统在软硬件方面都必须有客制化设计,华硕为瑞传打造的智能物料运送系统,就展现出这样的特色。此系统整合仓储管理和AMR两大平台,由仓储管理负责实时记录、更新物料详细信息,再交由AMR执行原物料、半成品与成品等物料的出入库搬运。
为了贴合瑞传的产线与仓储需求,华硕团队更实地勘查工厂现场与作业流程。许智超强调,“新系统必须尽可能与原有流程匹配,并让操作流程更便利,才能降低现场人员的排斥心态。”因此在软件端,华硕以使用者需求为中心,提供了仓储管理系统(WCS)与图形用户接口(GUI)等客制化服务;在硬件部分,则赋予AMR更多智能化功能;而在网络套接字,华硕特别为瑞传建置5G专网,让5G的低延迟特性可以让AMR精准智慧的执行物料运送任务。
从建置与导入两端,提供采用“物料运送系统”的具体建议
99%以上的运送准确率、可节省3名物料搬运人力,再加上各种衍生效益,让瑞传科技的智能物料运送系统成为制造业数字转型的典范案例之一,对于有意导入的制造业,黄国仁和许智超也分别提供建议。
黄国仁先从导入端的角度分享经验。他认为在设计前期,企业与系统建置方的沟通极为重要,“每个工厂的设定都是独一无二,双方要清楚定义每个场域的环境和规范”,黄国仁强调,前期沟通有助于双方了解场域特性和需求方的目标效益,减少后期修改所产生的成本。其次,系统的接口设计也需要考虑易用性,“以瑞传为例,我们的终端用户是作业员,因此界面必须确保他们可以清楚、轻松的使用系统和设备。”
许智超接着从建置端提出建议。他认为,建置者在设计系统前,必须充分理解客户的物料搬运流程,“华硕的方法是到现场深入了解客户的既有作法,再根据这些信息调整 AMR 的运作方式”,许智超分享,在观察物料搬运流程的同时,还须与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多次且深入沟通,从而了解系统实际用户的操作流程和功能需求,并将之纳入开发系统的考虑。最后,许智超也强调,系统上线后还需要持续访查使用状况,并依据现场操作人员的反馈进行调整,才能确保系统效益如期如质浮现。
瑞传科技的智能物料运送系统,已实现提升作业效率、降低成本的初步目标。未来,瑞传与华硕将逐步增强系统效能,此策略除了优化产能,还可以在客户或其他产官学界参访时,展示数字转型的决心与成果。对于华硕智慧物联网团队而言,也将借此成功案例,扩大智能制造领域的品牌印象,并持续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高效能、最适化的5G AloT智慧工厂架构。